才出ICU,又进KTV?新能源大反攻!

//今日领涨:

电力设备及新能源:5.03%

汽车:2.14%

电力及公用事业:1.36%

//今日领跌:

计算机:-4.23%

通信:-2.48%

电子:-1.81%

//上涨:3491股

//下跌:1550股

两市成交额11222.21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17.13亿元。

北向资金买入7.51亿元。其中,沪股通买入7902万元,深股通买入6.72亿元。

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。沪指早盘低开,午后翻红,临近尾盘再次下行,小幅收跌0.02%;深成指上午盘中震荡,午后冲高,一度涨超0.7%,尾盘涨幅收窄,涨0.33%;创指结束五连跌,全天走高,涨1.54%;科创50受TMT行情拖累,逆市飘绿,跌0.73%。

两市个股跌多涨少,近3500股飘红。

北向资金白天买势汹汹,早盘一度净买入超25亿元,临近尾盘加速流出,截至收盘,小幅净流入7.51亿元。

两市交易额连续17个交易日破万亿,市场资金表现活跃。

盘面上,今日赛道股迎来反弹,光伏、储能掀起涨停潮,新能源板块迎来久违春光。消息面上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到2025年,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预计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将达到67.85GW。另外,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报告显示,近期储能系统报价达历史低点,新型储能需求或有望回升。

对于眼下的新能源、光伏产业链方面,太平洋证券表示,2023年行业需求端没问题,2024年存在较大分歧,核心成长是穿越供需周期的关键。

汽车板块涨幅居前。日前,各大车企发布2022年财报,受国际环境、疫情及芯片供应链短缺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,2022年多数车企承压,但其中也不乏向好变化,如车企研发费用普遍增加、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、经济回暖带动下,商业车板块需求回升等。

医疗、军工同步反弹。

军工方面,银河证券研报认为,行业复工复产叠加招投标有序重启,二季度订单落地将推动板块业绩快速回升,板块预期将迎边际改善。

医疗部分,今日国家疾控局方面消息: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,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的波动状态。

商贸零售、食品饮料、消费者服务、消费者服务等大消费板块普涨。

5天长假临近,旅游股应声走高,交通运输板块也随之上涨。消息面上,当前旅游业正快速回暖,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报告,报告显示,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.16亿,比上年同期增加3.86亿,同比增长46.5%。国内旅游收入1.30万亿元,比上年增加0.53万亿元,增长69.5%。

前期火热的TMT板块闪崩,计算机、通信领跌,传媒板块情绪不振,算力方向多股跌停,CPO风光暂歇,前期领涨的AI相关概念跌幅居前。“倒车接人”还是“倒车撞人”,市场声音不同。招商证券认为,今年或为TMT大年,从历史行情推测,5月行情基本见底,后面或有望创新高。

以半导体为首的电子板块下挫,继昨日锂电池遭“雷击”,今日半导体也没能逃过相似遭遇,今日Wind半导体产业指数大跌,相关个股多股跌停。

银行、非银金融板块回调。家电、建筑、房地产板块情绪不振。

03  市场观点

历经连日阴雨,A股今日终于放晴。

对于近期行情,方正证券研报认为,当前,A股的盘口依旧呈现出典型的4月底行情特征,但从量能的释放、从结构行情的分化看,多空双方博弈较为激烈,随着4月底的临近,业绩利空因素的扰动力度将越来越弱,市场或有望逐步迎来“利空出尽”、风险偏好提升的5月。

今日新能源与TMT形成“跷跷板行情”,究竟是应该拥抱AI,还是与新能源重温旧梦?

银河证券指出,科技板块的调整或不必过度悲观,本轮下跌或主要是业绩基本面因素重要性抬升所致,资金对AI业绩能否落地分歧并不大,板块整体下跌空间有限。

而国盛证券则表示,全球博弈烈度攀升,能源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,新能源板块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,储能、新能源基建等分支的性价比或已显现,值得关注。

消息速递

1

中国石油流通协会:国内炼油

产能2024年或触及10亿吨大关

4月25日,《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(2022-2023)》专家解读会在北京举行,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化能源前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在会上表示,伴随着消费和生产活动恢复正常,成品油市场总体需求将呈现稳健增长趋势。

今年一季度,主营炼厂原油加工量明显提升,平均开工负荷较去年四季度出现明显上涨。王能全预计,2023年,中国炼油产能或将增加至9.8亿吨,有可能在2024年提前达到10亿吨大关。

(资料来源:证券时报)

2

北京市交通委:“五一”假期

北京出行规模将超2023年春运

4月26日上午,北京市交通委透露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从北京全市来看,出行规模不仅将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,还将超过2023年春运。

同时,客流到、发高峰发生变化,以往节日“前出后进”,今年的“五一”假期,根据铁路部门提供的客流预测情,假期首日大批市民出京的同时,来北京游玩的旅客也很多。

城际交通方面,从进出京总量来看,铁路、民航、公路省际客运进出京高峰出现在4月29日,达167万人次。放假前夕,也就是4月28日,预计进出京156万人次。

高速公路方面,高峰日交通量在325万辆左右,出现在假期首日(4月29日),比2019年“五一”假期首日(5月1日)增长12%。

(资料来源:北京日报)

3

市场监管总局:加大直播

带货监管和处罚力度

4月26日上午10时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介绍,近年来,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迅猛发展,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。

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相关工作:

一是明确和压实平台责任。

二是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。

三是提升消费者防范意识。

(资料来源:央视新闻)

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KJC闻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内容,请发邮件告知我们删除,邮箱:whkjc@qq.com

https://www.whkjc.com/gushi/180857.html